百科 | 增长模型下数据的使用方式

互联网公司普遍重视数据,数据部门职能设置各不相同,大多公司会设置独立的BI部门,如携程和京东,但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也会把数据人员分散在各个团队。数据职能常见的有三个主要角色:

 

a. 数据工程师:搭建底层数据架构,定义数据埋点规范、编写埋点代码、建立管理数据库报表。

b. BI:根据业务需求在数据库中抓取对应数据项,编写SQL代码,生成各类报表。

c. BA:负责对BI生成的报表进行分析,结合业务知识对数据进行透彻解读,输出有明确指导意义的观察和建议。

百科 | 增长模型下数据的使用方式

数据职能分散在各个业务线时,有较严重的数据重复拉取,人力浪费不说,还因口径定义上的差异,导致同一数据在不同部门各不相同。比较好的做法是把数据工程师和BI集中在数据部门,在各个业务线分别设置BA人员,两边对接

 

互联网需要进行数据观察的领域十分广泛,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不同的核心KPI,应当根据核心目标拆分背后的影响因素,有针对性地提出数据需求,制定数据报表。通常数据的使用方式分为如下情况:

 

百科 | 增长模型下数据的使用方式

 

1. 常规数据报表

 

常规数据报表主要用于需要长期持续观察的核心数据。例如:

 

  • 流量漏斗监控:首页跳失率、商详页到达率、结算率、完成率等漏斗数据。

  • 户渠道来源情况:各渠道来源的用户数、新客数、转化情况等等。

  • 品类转化率波动:各品类的流量、订单、SKU销售数量等。

  • 流量分发效率:各栏目的CTR、商详页到达、转化、复访率等。

当常规监控的核心数据项发生超阈值波动或趋势性波动时,通常会触发专题分析,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对策,以推动数据回到常规范围。
 
百科 | 增长模型下数据的使用方式
 

2. 专题分析

 

专题数据分析通常按专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数据项,拆分观察维度,抓取多维度数据,对某个专题目标进行分析,找到影响因素所在的数据维度,得出结论,指导后续动作。
3. AB测试
产品经理经常要忧虑,当上线了某一个功能或者频道后,目标数据出现了变化,变化背后的影响因素可能是时间因素导致的差异、竞争对手的动作、季节性因素等等。核心数据的波动往往是这些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,很难准确界定该功能本身带来了多少直接影响。
 
运营也常有类似的诉求,例如当首页图标做了飘红,或者引导文案做了一些调整,数据出现了波动,但却很难确定到底多少程度是特定运营动作的效果。
 
上述情况下,最好的方法就是做AB测试:
 
取两个数据集,在数据集样本的选取中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均匀的随机分布,对其中一个数据集实施特定产品功能或运营动作,在同一时段中,观测目标数据在两个测试集上的差异,从而精确判定待观测功能的准确效果。
 
百科 | 增长模型下数据的使用方式
 
这里要特别注意两点:
 
a. 为了确保统计效果的准确性,需要有较大的样本量和统计时长。
b. 如果某一个样本中存在少数对均值影响巨大的样本,需要予以排除,以减少偶然性带来的偏差。
 

4. 个性化

每个用户在系统中都会留下自己的线索和足迹,体现自己在商品品类、价格段、品牌偏好等方面的阶段性需求。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有效发现当前用户的当前需求,进行有效推荐,用户也会感受到系统“懂我”,产生良好的购物体验。

发布者:调研工厂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aike.survey.work/ed6bb66a67/

(0)
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上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午12:32
下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午12:33

相关推荐

客服热线:

138-2016-1375

企业 VIP 入驻

柴女士:185-1182-1229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8:0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