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开展用户洞察之前,洞察人员要预见到的第一个问题,是用户无法对自己的潜意识进行清晰的识别与阐述。简单来说,就是连自己也不清楚自己选择的原因。
比如,过去有一项针对英国超市中红酒销售的调查显示,不同音乐对人们的选择其实具有很大影响,然而大多数消费者却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。
在该调查中,工作人员在超市货架上摆放上容量相当,档次与价格也相近的法国红酒和德国红酒,不过对超市播放的背景音乐却进行了变换,如果前一天是法国手风琴,第二天就会换成传统的德国铜管音乐;结果,当超市播放法国音乐时,每天卖出的10瓶红酒中就有8瓶是法国红酒,而在播放德国音乐时,每卖出10瓶红酒就有7瓶来自德国。
参与这次调研的消费者还另外填写了一份问卷,其中,86%的人都认为音乐对他们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。
上边这个实例,与消费者因为看到别人都在买,所以自己也跟着购买了相同的商品一样,都属于受到了特定心智规律的影响,事实上,这些连我们自己也意识不到的心智规律。
我们可以基于心智规律,通过用户洞察去分析自己和竞品做得怎样,而不是通过洞察来了解这些规律本身。
除了无法说出影响自己的心理和潜意识因素,另外,由于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,对大多数的品牌信息都处于漠不关心的回避状态,因此在被问及与品牌选择相关的问题时,消费者的回忆也常常是颠倒、错乱、不准确的。
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一种在用户洞察中经常出现的情况,那就是因为对自己潜意识的“无意识”,以及对回忆的不确定,用户就会“习惯性”地为自己的行为“编织一些合理化的解释”。
“情感”一直是用户洞察中的盲区,我们的洞察报告里,经常会充斥着大量振振有词的理性陈述,可惜它们大多都是消费者无意中创造出来的假象,之所以会这样,一方面是因为用户对自己的情感状况,不像理性信息那样容易识别、回忆、更难于表达,另一方面是因为一旦涉及情感,就会立刻触发用户的心理防御机制。
用户喜欢给事情贴上合理解释,还有一个最普遍的心理情节是内在的“表演欲”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每个心智成熟的人,其实都是一个完美的“演员”,每一次交流,我们的潜意识都会提醒自己要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。
比如,在焦点小组中,一位信用卡经常透支的年轻人,会因为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财务状况混乱,而选择说一些更接近于“正常使用”的情况。
事实上从根本上来说,人们之所以会喜欢这类“表演”,其实或多或少都会与想要给别人留下“条理清晰,考虑周到”的理性形象有关。当然,人们内心的表演情节也与上边提到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。
此外,心智参与模式的不同,还会体现在用户对待不同品类的“态度”上。
比如,在一些品类的消费决策中,我们的心智会始终处于高参与度模式,例如对房产和汽车的选择,心智会对大多数接触到的信息保持积极关注;而对于另外一些快消品类,像是牙膏、纸巾、洗发水、饮料,用户的心智又会始终处于低参与度模式。如果在用户心智同样处于高参与度模式的洞察环节当中,例如焦点小组和一对一的用户深访。
如果你想要开展有效的用户洞察,就需要谨记一个基本前提——
用户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更不知道你应该怎样做,对可能带来品牌创新的潜在需求,用户总是缺乏清晰的意识,而对于那些产品经理、传播经理才掌握的专业技能,他们更是统统都不具备。
所以一旦你开始询问用户“产品要怎么改”“广告要怎么拍”“我们要怎么做”,“用户”的身份就会消失,而此刻你正在做的,就只是在向一位不入流的“专家”问计。
在任何时候,“怎么做”都应该是营销人自己要去解决的部分,不要把这些问题抛给那些不知所措的用户。
发布者:调研工厂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aike.survey.work/e16e28c00a/